做好档案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档案工作人才队伍。今年以来,安顺市档案馆根据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结合全馆实际,努力探索档案从业人员培养机制创新,以人才培养带动队伍建设,从而促进档案事业更优质发展。
市档案馆立足于现有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首先从“学”上下功夫,切实加强档案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全面筑牢根基,为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档案干部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集中学习国家档案局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优质课程
围绕“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的原则,构建“工具书+专业书+线上课+上讲堂+实地学”五维学习平台,推动干部知识结构迭代升级。一是工具书赋能,夯实业务“基本功”。聚焦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核心业务,汇编《档案工作法规政策文件选编》(第一册、第二册),收录《档案法》《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等60部(件)法规标准,为干部提供“一站式”业务指南。二是专业书补短,激活个人“能量源”。各业务科室结合岗位需求和能力短板,提交专业书籍需求清单,由办公室统一集中购买,配发至科室自主研学,并组织“书香档案”读书会,分享学习心得,推动知识内化与经验共享。三是线上课提能,打造理论“充电站”。选派人员参加国家档案局干部培训中心岗位培训班,系统学习档案法规、数字化技术等课程;定期组织全馆干部职工学习国家档案局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档案安全保护》等线上专题课程;组织收看国家档案局官网、兰台之家等线上培训讲座,推动业务知识更新。四是上讲堂促思,点燃思维“火花塞”。馆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围绕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及工作实际,开展档案征集、开发、数字化加工等专题授课,课后设置互动环节,干部围绕授课内容提出建议,推动经验交流与思维碰撞。五是实地学取经,拓宽视野“新路径”。组织到省档案馆、贵阳市档案馆、贵州省公路开发集团档案馆、安顺市蜡染博物馆等地开展实地交流学习,重点学习档案信息化建设、鉴定保护、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等经验,提出创新工作意见建议,形成调研成果,推动学习成果转化。
在贵州省档案馆开展座谈交流
参观贵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到贵州省公路开发集团档案馆参观学习
下一步,安顺市档案馆将紧扣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设目标,创新构建“学、练、干、考”四位一体培养体系,通过“学”以增智,“练”以强技,“干”以砺能,“考”以促效,持续深化“四字诀”培养模式,不断激发干部队伍的内生动力,为全市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