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企业档案管理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局、馆联动和馆际交流协作,5月27日下午,安顺市委办公室(市档案局)、市档案馆会同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赴贵州省公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开展档案业务交流学习,实地观摩了解该馆在标准化档案室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和经验。
贵州省公路开发集团公司档案馆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档案馆的情况。该档案馆在规划建设之初,就严格按照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要求,合理划分各功能区,配备档案专业设施、设备,安装了温湿度控制、消毒除尘及气体消防等先进自动化系统,并通过了防火、防盗、防潮等“八防”标准认证,获得了省交通厅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2015年8月,该档案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期间,先后建立了项目档案接收、归档工作流程,完善了档案接收、资料出入库、查阅利用、保密以及库房安全等制度。同时,探索建立了重大项目档案“三同步”机制,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实现了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全周期同步,服务效能和可追溯性显著提升。目前,该档案馆接收了省内9条高速公路和1个一级公路建设项目总计约9.8万余卷档案资料。2022年通过完成OA系统审批模块升级,年均提供查(借)阅服务量突破千卷/次,为产权查找、工程改扩建、亮点工程申报奖项、示范路创建等提供了依据和凭证。
市委办公室俞喆副主任指出,我市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短板和弱项,贵州省公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很值得全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业主单位和建设施工单位学习借鉴。今后,市档案局也将进一步强化全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档案指导,加强政企档案协作,组织开展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等,推动全市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档案馆馆长何晓芸表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活动档案管理必须打破“事后收集”的被动模式,省公路开发集团公司档案馆将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的“三同步”机制,将档案管理从后台保管推向项目前台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正是破解我市重大工程项目档案不完善、重要活动档案碎片化问题的有效举措。
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频在交流中表示,红星发展公司在安顺生产经营已经30余年,企业有大量的档案资料需要进行规范的整理和保管利用,目前正在筹建企业档案馆,省公路开发集团公司档案馆在硬件、软件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模式对企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下一步,红星发展公司将结合实际,在档案馆空间布局、功能设置、实体档案智能安防系统、档案数字化等方面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力争在企业档案馆建设和管理方面做出新的贡献。